寒假每天在书桌前写作业,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是不是常常心疼孩子学习这么努力刻苦?
郑州外国语中学的董远老师做班主任时,曾在班里60多个孩子中做过一个小调查,她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让孩子们在当天同样的作业量的情况下,记录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完成得快的孩子,仅用了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后,还看了一部英文电影。
而完成得慢的孩子,整整花了5个小时!
董远老师说,她观察发现,那些作业完成得快的孩子,往往质量还非常高,成绩也非常好,而那些作业完成得慢的孩子,也并没有想象中慢工出细活的效果。
“我观察了写作业快的孩子,他们会自己预习老师可能讲到的内容,可能布置的作业,或者一些常规作业,比如练字等,或者在周末提前完成,或者在课间、饭后等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完成,晚上回家,完成的是在学校掌握不牢固的知识或者没来得及完成的作业。”
而那些写作业很慢的学生,一是在学校的所有时间,除了听课,其他时间就是玩,或者休息,二是他们写作业的习惯,往往根据个人爱好来,把喜欢的、容易写的作业先来写,难的不喜欢的作业最后写。
等到最后的时候,精力已经不复最初,胡乱写完交差。
她说,尤其是很多上了中学的孩子,心态上没能调整好,还用小学的心态来看待学习。
但是学校和老师的授课方式已经变化了,比如科目变多、作业量加大。
“初中7科科目,每个老师布置一点点,到最后都是很多点,就会发生作业量大,完不成或者需要熬夜很久才能完成的情况。”
她提醒中学生,上了中学,一定要避免低质量勤奋掩盖下的真懒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跟着老师和学校的节奏走,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1.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3.勤奋之前请先思考
我的弱科和强科分别是……
我的弱科的薄弱之处出现在……
我的学习习惯哪些好,哪些不好……
我目前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哪些急需解决,哪些我可以自己解决,哪些必须求助于老师……
4.不要拿时间来衡量勤奋
我们父母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孩子一天到晚坐在书桌前,就是“好好学习”,就是“勤奋”——长时间学习不等于深度思考,也不等于学进去了。
长时间学习可能是在毫无意义地刷题。刷题不见得就是好的,有的学生就是在刷题的过程中,一遍、两遍、三遍地重复自己的错误,这是很可怕的。
长时间的学习可能是因为发呆,聊Q,看手机。所以,孩子们请不要再表演勤奋,家长请关注孩子辨别勤奋的真伪。
所以,在这里,我们没有整齐划一的时间表,家长要充分了解观察孩子的最佳状态在什么时候,要尊重孩子的身体规律,不能强加干涉,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纠错优先。
总量一定的前提下,错的越来越少,对的必然越来越多,重复犯错会养出错误的惯性思维,后患无穷。在纠错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出错原因:是知识欠缺,还是习惯不好;是方法不得当,还是综合能力欠缺?弄懂之后,该背的背,该养成的养成,该改变的改变。还有,要及时纠正记忆,抵制惯性思维,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