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初中作文 名家美文欣赏:映铮《母亲的诗和远方》

名家美文欣赏:映铮《母亲的诗和远方》

母亲的诗和远方


①十月的风再次有了重量感,像园子里那些成熟了的豆荚和茄条。园子是离青春很远的母亲的领地,四季葱茏,青春逼人。母亲说,草木的芳香净化空气,提神醒脑。



爱园子,实为爱园中的“绿”。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诗和远方就在这里生根发芽。


②进城十几年,她常常莫名烦躁,直到有了这个园子。除了葡萄、橘子、无花果树以及我特意要求的月季、百合、茉莉等花草外,还栽了一些浓青的薄荷,一些牵藤的豆荚。几盆散淡的多肉也被养得肥而不腻,爆出盆沿。每次进园子,都感觉她把故乡带了过来。



烦躁是因为离了故“土”,没了根脉。而园中的土和植物,带给母亲故土的满足感。


③不管外界多少纷扰,母亲只顾园子什么该收藤了,哪些该下种了,与益虫私语,对害虫愤怒。(母亲与虫的“私语”是否也蕴藏着人生智慧?)她早晚都在园子里翻、捡、摘、除,修篱、种花,时不时捧些瓜果回来。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她,土粒就是她的珍珠,每一颗都接受了她的抚摸。遇到天气好,就坐在吊椅上,打开音乐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活儿,一边有一眼没一眼地看周围的花草。那些做给重孙的,绣着万字格、太阳花的小鞋小帽挂在枝条上,像结出的丰硕果实,看着感觉特别安稳踏实。



在园中,母亲陶醉于土,实则沉醉于生命的奇妙,土壤脏乱,却能孕育生命。有了土,生活就有了根,心就有了依靠。

母亲不信佛,不知道百丈禅师倡导的农禅生活,但她谨遵着“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她觉得不劳动就等于废人,更享受自己那些无农药无化肥的天然果实。在她的节奏里,生活并不复杂,一园闲花时蔬,数条青藤垂窗,穿梭其间,全然不顾流年的变幻。这不是心如止水,也不是落寞孤寂,相反,在这稳、静、淡中,摆弄好了一家生活、四季烟火、五谷杂粮,也守护着心中的诗和远方。



园中“禅意”,源于心境。禅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有了人的劳作,“土”才能孕育更强的生命。不造作,不强迫,从容背后是禅,是诗。



⑤母亲这一生,少有聪明伶俐的举动,更不懂权衡利弊的奥秘,但又是一个常常避开世俗偷偷浪漫的人。你看她,在鞋面上绣花,在白纸上画鸟,栽菜摘叶的时候哼着小曲,面对小猫小狗一脸宠溺。她还曾把空鸟笼打开,说是有鸟儿路过,愿意歇息的话有个落脚处。



母亲遵循的是人生最真实的常态——自然,浪漫和远方就在这淡淡的生活中。

⑥屋子与园子,母亲更偏爱园子,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她都要去待一会儿。下雨要把多肉遮住,雨大担心淹了嫩苗,雨小又怕没把土淋透。要是遇到好太阳,就搬了家里一些吃的穿的,展开来晾晒。春秋天气温暖,她会躺在吊椅上打盹,还不忘打开缓缓流淌的音乐。在她匀净的呼吸中,音符和花草都温柔了起来,岁月静好填满了她的皱纹。



喜爱园子,是因为园里植物生长的状态,舒缓而茁壮,静谧而充实,岁月在母亲的皱纹间刻出诗的意境。


⑦对母亲来说,除了园子里的瓜果蔬菜,仍有许多东西放不下,比如散布在各地的满堂儿孙,所以她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这样就可以把她满园子的诗意随时分享到远方——番茄的软、橘子的甜,还有三角梅垂下的枝条,即使儿孙们只能隔着屏幕听她讲述。母亲终于有了清静自在,又免不了牵肠挂肚,问了孙子的生意又要看重孙的视频。



母亲用智能手机给孙辈分享菜园里的诗意,传递生命的智慧。




⑧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母亲习惯了园子里的荣枯浓淡,只为新生的嫩芽开心,不为老去的荒凉伤感。她说,熟了的,总要落地。



卒章显志。母亲的园子,见证生命的色彩斑斓、荣枯浓淡,诗和远方所追寻的未尝不是如此!


作者:映铮

来源:2020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15版

本文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学习啦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uexila.net/12566.html

作者: 学习啦

小学生作文欣赏:《外婆的特殊本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8787008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952081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