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二、主要思想: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资产阶级论调:人与人的契约构成社会,人与社会的契约构成国家。自然准则高于社会准则,主权高于人权,集体权力高于个人权力。人生而自由,个人自由大于集体自由。法治要结合德治。人即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情感教育要先于理智教育,教育要秉承天性培养自然人、从自然到人再到事物的认识过程。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的唯一原因,是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的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约有着明显的缺陷。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欺骗”了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特点。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而是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
总之:
(1)卢梭严厉谴责社会不平等现象,指出私有制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倡导人民主权学说,宣称人生而自由,人民的主权高于一切,既不可被剥夺,也不可转让;
(2)卢梭提倡社会契约学说,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三、名言: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我的自由决不能被人滥用,我不能成为别人犯罪的工具,而不对别人强迫我犯下的罪行负责。
任何世俗的财富都无法补偿生命和自由的丧失,所以无论以任何代价放弃生命和自由,都是既违背天理,又违背理性的。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只要谈起国家大事时,人们说:”那与我有什么关系。”那么可以断定,这个国家就算完了。
四、评价:
(1)法国启蒙思想家;
(2)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影响深远,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中的“圣经”,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歌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往期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