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初中历史 部编版:七下历史《高错误率选择题》

部编版:七下历史《高错误率选择题》

1、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大量人口增加,劳动力充裕

C、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

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2、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故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赉(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唐朝初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唐朝初年政治的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情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下列器械不是以水为动力的是:..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浑天仪

4、在唐朝由盛转衰以前,生活在今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鲜卑族

B、突厥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5、按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骨力裴罗受封为“怀仁可汗”②大祚荣受封为“渤海郡王”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金城公主入藏

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

6、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中国是在

A、唐太宗时

B、唐高宗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7、自唐中期以后,均田制不再实行,赋税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表明中国古代社会:

A、封建制度开始进入衰落时期

B、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不断加深

C、生产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D、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8、敦煌石窟与云冈石窟的不同之处是:..

A、作品的题材与佛教有关

B、以塑像和壁画为主要艺术形式

C、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D、敦煌石窟开凿于唐朝建立之后

9、在北宋致力于消灭十国残余势力,统一汉族居住区域时,在民族关系方面的状况是:

A、与辽国订立了‚澶渊之盟‛

B、开始与西夏政权发生冲突

C、企图收复幽云十六州失败

D、在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10、宋人许亢宗在《奉使行程录》中记载:自晋割赂北方(契丹),建立南京……户口安堵,人物繁庶,……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萃于其中。此材料中所述的城市指的是:

A、今北京

B、今南京

C、今开封

D、今沈阳

11、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不与北宋并立存在的是:

A、蒙古政权

B、党项政权

C、契丹政权

D、女真政权

12、北宋时期,棉花的种植主要分布在:

A、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

B、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D、太湖流域和苏杭地区

13、南宋的对外贸易向西最远直接可达:

A、阿拉伯地区

B、红海沿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地区

D、非洲东部沿海地区

14、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开始于:

A、宣政院的设臵

B、理藩院的设臵

C、册封制度的建立

D、驻藏大臣的设臵

15、元朝政府注意发展交通,主要是因为:

A、国际国内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B、要有效控制疆域空前广大的国土

C、适应频繁的对外文化交往需要

D、适应全国统一后民族融合的局面

16、在元朝时发展最为突出的手工业技术是:

A、造船技术

B、冶铁技术

C、纺织技术

D、制瓷技术

17、朱元璋在北伐檄文中宣布:凡尔百姓……旧有地产、房舍仍为前主,依旧纳粮,作无科取。这一措施最主要的作用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筹集北伐军粮

C、争取下层人民支持

D、争取各阶层的支持

18、导致两宋时期文化繁荣的不同于以前各朝代的新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广泛的对外交流

C、民族间的频繁接触

D、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19、以下各项历史事实不会被记载入《资治通鉴》一书的是:..

①晋文公与楚国的争霸战争 ②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的统治

③后周世宗攻打南唐 ④寇准要求宋真宗亲征辽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以下物品传入我国的先后顺序是:

①甘薯 ②胡椒 ③胡萝卜 ④占城稻

A、②①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21、景德镇为烧造瓷器之所,五方群萃,商贾纷驰,百货荟集,市井错综,……率多别籍异民,秉负强梁,不纠于法。故而称景德镇为藏奸纳污,逃亡逋窜之区。伊筹锱铢必校,……少有龃龉,动即知会同行,罢工、罢市,以为挟制。‛以上述材料中可以得知:

①景德镇居民流动性比较大 ②景德镇手工业和商业均较繁荣

③景德镇工匠富于斗争精神 ④政府对景德镇的控制相对薄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以下对“一条鞭法”的解释,最确切的是:

A、各项赋税统一折合成白银征收

B、以土地和财产为征收赋税的标准

C、合并各项赋税、徭役分摊于田亩

D、把人丁税折合成银两摊入田亩

23、以下对努尔哈赤时期八旗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

B、是按氏族组织起来的军事组织

C、是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

D、是担任驻防的单纯军事单位

24、导致明末农民军进入北京后又很快撤出的决定性原因是:

A、吴三桂降清

B、清军入关

C、明朝军队的顽抗

D、农民军自身失误

25、在清军入关后,管理清故都的是:

A、盛京将军

B、黑龙江将军

C、吉林将军

D、辽宁将军

2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②噶尔丹进犯内蒙古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台湾府

A、②④③①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27、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C、手工工场的规模受到严格的限制

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8、依据《中俄尼布楚条约》

A、黑龙江是中俄界河

B、乌苏里江是中国的内河

C、外兴安岭完全在中国境内

D、贝加尔湖东岸属于中国

29、王夫之在分析历史进程时说: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以下对他的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犯了历史发展循环论的错误

B、只看到历史发展的重复性而没看到进步性

C、没有从本质上认识中国历史

D、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法家的历史观

30、黄宗羲说: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人使其愿出于途者,盖(工商)皆本也。这段话所表达的思想是:

①与他的政治思想相一致的经济思想 ②符合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实际

③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挑战 ④鼓励弃农经商,不利于农业生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后周世宗改革与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

A、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B、减轻地方的负担

C、廉政与惩治贪污

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32、北宋的“交子”上印有‚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营,并同见(现)钱七百七十陌,流传行使。这说明当时这种“交子”

A、只许在四川地区使用

B、可以在四川及四川之外地区使用

C、只许在四川地区之外使用

D、不许在四川地区以内使用

33、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其主要表现有:

①美洲新作物的引种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对外贸易的发展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手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34、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与少数民族封建化程度出现了新水平,这主要表现在:

①借鉴汉字创制民族文字

②少数民族政权采用汉族官制

③与中原地区的贸易交流更为频繁

④形成新的少数民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两宋绘画发展的特色是:

A、风俗画的出现

B、人物画的出现

C、山水画的出现

D、年画的出现

36、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就是在:

A、南宋

B、元

C、明初

D、明末清初

37、葡萄牙殖民者能够占据我国澳门的原因是:

A、利用中国官僚的昏庸失职

B、凭借贸易中的商业优势

C、凭借武力强行霸占

D、利用明政府宽宏的对外政策

38、清雍正帝始设军机处的直接目的是:

A、对西北用兵

B、建立特务统治

C、笼络亲信

D、削弱内阁权力

39、以下各项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设臵驻藏大臣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④设臵台湾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40、唐朝时,长江以北地区手工业发达的城市,从南向北排列,应为:

A、宣州—定州—邢州

B、宣州—邢州—定州

C、扬州—定州—邢州

D、扬州—邢州—定州

41、指南针用于航海,开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2、与唐代相比,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其原因是:

A、封建生产方式向南方扩展

B、对外贸易以南方的海路为主

C、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D、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出现于南方

43、明朝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有:①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郑和船队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交往 ③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④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开始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44、随文成公主入藏,由内地传到西藏地区的生产技术有:

①冶铁技术 ②酿酒技术 ③养蚕技术 ④造纸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5、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46、元朝大都、泉州等地商业活动非常繁荣,促成这种繁荣的有利因素是:①元朝的疆域广阔 ②元朝的交通发达 ③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④航海技术先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7、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领取材料,回家生产);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苦(质量优劣)谓之雠货(验货)。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包买主制度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工场手工业

D、市场上的实物交易

48、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下列发生于清朝的事件:①设立台湾府 ②以法律形式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③设驻藏大臣 ④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

1—5  DABBC     6—10  BBCCA

11—15  AADAC    16—20  DDACB

21—25 ACADA      26—30  BABDB

31—35  DBCAA     36—40CAADD

41—45  BCAAA      46—48  DAA

往期精彩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学习啦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uexila.net/7061.html

作者: 学习啦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8787008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9520816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