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挝(下图1)
境内80%以上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素有“印支半岛屋脊”之称。1945年10月独立,1975年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终结了老挝600余年的君主制历史。
这个中国邻居,说实话,存在感挺低的,大概同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有莫大的关系吧。越南的倒“C”形海岸线完完全全将其困在了陆地上,没有留下一丝缝隙,但这个“包围圈”并不是特别粗壮,最窄的地方也就43公里左右。
2.埃塞俄比亚(下图2)
非洲东北部国家,全国面积的2/3为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1950年12月,联合国决议将前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作为一个自治体同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允许前者拥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政府。1962年,可能是看中了厄立特里亚濒临红海沿岸的绝佳地理位置,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强行取消联邦制,将之合并为直辖省份。但实力的羸弱终究使入了口的肥肉吐了出来,1993年5月24日,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后,厄立特里亚宣布独立,自此,埃塞俄比亚永久性的丧失了出海通道,沦为内陆国家。
但埃塞俄比亚仍可以清晰的闻到海洋气息,因为其与无垠的大洋之间,仅仅相隔41公里左右。
3.斯威士兰(下图3)
东与莫桑比克为邻,北、西、南三面被南非所环抱, 1968年9月从英国的“保护”中走向独立。
是非洲地区唯一一个实行绝对君主制的国家。国王不仅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对行政、司法、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担任军队最高指挥官),而且是精神世界的领袖(在民众心中,君主是雄狮之神在人间的化身)。
现任国王姆斯瓦蒂三世,1986年4月25日登基,年仅18岁有余,可谓“少年天子”。
斯威士兰最东边距离莫桑比克马普托湾的最短直线距离38公里左右,可谓差一点就一步跨入印度洋啦。
4.圣马力诺
整个国家(61.2平方公里)完全被意大利所包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意大利统一战争期间,加里波第于圣马力诺获得了资金、补给等援助,作为回报,圣马力诺可以始终保持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
下图(图4)——圣马力诺相对位置图
自蒂塔诺山(738米)可以俯瞰全国风光,着实惊艳!圣马力诺最东点距亚得里亚海仅仅10公里有余,1万米的距离,400米跑道25圈,多久能跑完?(普罗大众的行走时速大约5.4km左右)
下图(图5、6)——圣马力诺全国风光
5.摩尔多瓦
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7日独立。
1940年6月,苏联为建立“东方战线”,扩展抵御纳粹德国的战略纵深,向罗马尼亚强索了比萨拉比亚地区(摩尔多瓦前身),并将之大部并入了德涅斯特河东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而比萨拉比亚南部滨海地区则留给了乌克兰。如此一来,黑海沿岸的珍贵出海口就和摩尔多瓦共和国彻底拜拜啦。
下图(图7)——摩尔多瓦地形图
摩尔多瓦距离德涅斯特溺谷(姑且算作黑海的一部分,其确实也同黑海相通)的最短距离仅2公里左右,可谓咫尺天涯。如果刨去德涅斯特溺谷,摩尔多瓦同黑海的最短直线距离也就是40公里左右,可就是这几十公里,使国民同海洋的接触、膜拜,是那么的虚无缥缈、费心费力。
下图(图8)——摩尔多瓦至黑海地区细节图
▍声明: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